您好! 欢迎光临北京公墓网
2024-08-07 16:51:10
土葬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在西欧,莫斯特期墓葬是所知最早的土葬。原始公社时期,各氏族均有固定的墓地。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各家庭(宗族)亦有固定的墓葬场。土葬墓一般葬一个遗体,但也有数人或氏族(家族)合葬的。墓室大多有不同质地的棺和殉葬品。在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墓葬的殉葬品甚丰,甚至有人殉。随着社会的发展,土葬衍变为多种形式。中国的土葬形式主要有:竖穴墓(土坑墓),旧石器时代晚期一直流行;大石墓、瓮棺葬,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石棺葬、砖石墓,战国时期以来一直流行;洞室墓,始于战国时期,盛行于六朝以至隋唐;木椁墓,始于商代,汉以后少见;船棺葬,战国末期到汉初盛行于四川一带。
土葬习俗的形成,同人们的观念有着密切关系。他们认为死者入土是人的必然归宿,《周礼》中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韩诗外传》中说“人死曰鬼,鬼者归也,精气归于天,肉归于地。”《礼运》也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以上可以看出,古人认为人死后形体埋入地下,脱离形体的灵魂才可以归于天。土葬与鬼魂观念有密切联系,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到现代,人们在埋葬死者时,都要为之随葬大量的物品,包括各种用具、食物、装饰品等,目的是让死者的灵魂在另一个世界生活得更好。
土葬是某些环境污染物的已知来源,是不争的事实。其中的防腐液里的汞,砷和甲醛都会污染地下水。而灵柩本身也是另一种已知污染来源,其他污染问题还有,死亡或埋葬前(如放射治疗)进入人体的放射性同位素;这些尸体的腐烂都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另一种环境的关注是,相对于火葬来说,传统的土葬占用了大量的空间。火葬后剩下的骨灰如采用安葬的方式只占较小的空间,如将骨灰洒进大海或者最近流行的做法用骨灰来植树就根本不占用空间,传统的土葬,尸体会被放在一个不同材料制成的灵柩中。个别来看,可能用不到很多地方,但结合其他的墓穴来看,它可以造成严重的空间问题。
北京公墓网以专业的眼光和多年的殡葬工作经验,向北京的广大市民提供全北京合法北京陵园,北京墓地,北京公墓价格及周边大全,方便市民选购合法墓园。咨询电话:010-88691947